書後心誌(2020.01.22)

我們都漂泊於
世界之河
理性的殘骸 散落水面
自由與創造 在河灘擱淺

歷史喑啞失聲
嗩吶時斷時續 不搭調的吹著

失憶的行列 寥寥落落
從淒迷的星光下走來
穿過 寂寞的市集

—————-

寫了多年的三卷書
終於出版了

好多人是幕後功臣
我只能在心中感謝

即使在引言中
我對一些
幫過忙的人們誌謝
但他們也只是
上述集合的proper subset

這套書的內容
屬數學研究專業
探討「彎曲的空間」

書名《大域微分幾何》
分三卷 共七百多頁

上卷 Riemann 幾何基礎
中卷 活動標架法
下卷 幾何變分學

雖說談的是 艱深的數學
但每卷書名頁之後
我還是寫了一首短詩

藉由短詩
想跳出抽象數學的世界
滋潤閲讀者的心思

本來想摘譯
幾段泰戈爾的詩
後來還是自己寫了

封面是我與石苔的設計
看來有點嚴肅
但終究素樸莊重
反映了我自己
對這套書的期待

封面手稿的蒐尋與挑選
耗了我們很多心力
尤其是喜愛數學史的宗樺

書末有幾句可愛的
「校對跋」
是治鴻與亦行寫的:

“所有的科學著作都是推理小說
這是一份尋求聖杯過程的報告書”
—安伯托•艾可:
《一個青年小説家 的自白》
胡亦行、艾利歐

我好喜歡
兩位年輕人這幾個字句

他們是數學所的研究生
在最後這段日子
辛苦幫我編打與校對

書由台大Press出版
責任編輯恊芳説
博客來網路書店
已經可以購買

各大書店
很快會舖書
2/3可以上市

這両天我再抽空
摘錄幾段全書引言

現在先轉載
三卷書前的短詩

1、
上卷短詩:

—獻給 摯愛的人們

我們都漂泊於
世界之河
理性的殘骸 散落水面
自由與創造 在河灘擱淺

歷史喑啞失聲
嗩吶時斷時續 不搭調的吹著

失憶的行列 寥寥落落
從淒迷的星光下走來
穿過 寂寞的市集

———
首句破題 引自泰戈爾:〈The Gift〉”We are drifting in the stream of the world”

2、
中卷短詩:

如果歷史的墨漬
塗寫不出 孩子們的笑

如果暮色中的平野
只有遺忘的風

3、
下卷短詩

舞台的衣袖 辨不清
面目真假 憂傷漂流於街巷

山腳下的溝水 靜靜流過
橋頭坐著戴紅帽的幽靈

他仰著頭 用天邊的彩雲
編織燦爛的笑顏

原文出處

《小樹的冬天》簡介(2018.12.20)

有人問《小樹的冬天》要給誰看?小孩嗎?青少年嗎?還是大人?

昨天的臉書附有幾張內頁的文與畫,不妨細細的看。細看之後,你就知道這書是寫給誰讀的。

注意封面右上角有一行式子,上寫:
Good for: 12 <age <infinity
但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若看得下去,還是鼔勵他們看。沒有被壓抑過的小孩很有趣,他們不管懂不懂,會選擇性的沈浸在書中的世界,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從來不敢低估小孩。

還有,今夏8月我在臉書談過一點書的大要,及團隊合作的紀錄。不幸被我刪除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找到當時未完成的底稿,聊錄於后。

黃武雄 2018-12-20

—————————-
《小樹的冬天》封底

當羅馬士兵持刀走向他,他正在海灘上沈思數學,…

「不要搞亂我的圓!(Do not disturb my circle!)」

這急切的聲音,是阿基米德最後的遺言。

你手上這本書,敍述一個冬天的故事,背景是1980年代。書中迴盪千年時空的夜語,人類偉大心智的遺跡:Zeno詭論、祖沖之的牟合方蓋、阿基米德的錐柱球、卡瓦列里無限小的無限和、…。

故事描寫四個孩子在村子裡恬靜的生活,他們之間日常的探索、思辨與互動。

小樹11歲,大目姐與玉芬16歲,成哥20歲。內容涉及:人的歷史與文明、大自然的孕育、遠眺的視野、⋯與不同的世界觀……。鏡頭聚焦於鄉野生活、教育現實、工作的價值、孩子的成長,還有數學。

數學是四個孩子互動的介面。

————-

年初,
新迪出版社老友
石飛益來訪,
談出書一事。

計劃出版
一系列
「白話數學」的書。

《小樹的冬天》
是第一本。
九月一日出版。
全書有3萬多字。

這幾天
我會慢慢介紹這本書。
上述封底是書的概略。

插圖是小雨畫的
畫得很有感覺。

責任編輯是卉君。
之後我會把
她的編後語
摘錄公開

譲臉友了解
此書出版緣起
請拭目以待。

封面是石苔與我設計
見貼圖。
喜歡嗎?

左側是河流
時間的長河
思想的嬗遞。

右下的色塊
是石垣
田野的抽象

也象徵不同思想
不同觀點的
對話、碰撞與累積。

但封面有些瑕疵
還待微調。

標題字是我手寫的
我與石苔合作得很好。

與小雨、卉君也是。
這幾個月弄這本書
雖然有點累

偶爾也難免沮喪
因各有主張

但整體說來
卻是愉快而難忘的經驗。

先這樣。

(原文出處。)